注册 | 会员说明 | 收藏网站 | English Version
为防羽绒服被偷,一羽绒服商店在进入该店顾客的衣服上贴上了“防盗标签”。对此,有顾客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顾客:没贴“标签”被当小偷
李先生和妻子张女士到郑州市一家羽绒服专卖店买羽绒服。
两人在里面转了约半个小时,没有中意的,便离开了该店。但是,当两人走出约1米远时,一女营业员追了上来,扯住张女士的袖子说:“你穿的是俺店的衣服吧?”
“刚开始我愣了一下,后来才明白,她意思是说我偷了他们的羽绒服。当时,店里的很多顾客和旁边的店主都看着我。”提起当时情景,张女士情绪激动。
后经查看,张女士身上穿的不是该店的羽绒服。张女士要求该店经理给自己赔礼道歉。但等到当晚6时,该店经理一直没出现。
在等待过程中,张女士发现,很多穿羽绒服进入该店的人,都会被营业员轻轻粘贴上一个带有笑脸图案的圆“标签”。
“顾客进店后就先被贴上‘标签’,离开时如果没‘标签’,就会被怀疑偷穿了店里的衣服。我离开该店时衣服上没‘标签’,他们可能由此怀疑我偷穿了该店的羽绒服。他们这样做是对顾客的不信任,是不对的。”张女士说。
专卖店:这样做是为了防盗
张女士再次来到这家羽绒服专卖店,要求该店经理赔礼道歉。该店门口放有张女士所说的印有笑脸的小“标签”,但没看到营业员往顾客身上贴。
张女士找到该店的值班负责人朱先生,对方称该店规定:如果营业员怀疑顾客偷了该店衣服,可向顾客求证。
对于该店往顾客衣服上贴“标签”的情况,朱先生称确有其事,有时候顾客很多无法照应,为防止被盗,也为减少“误会”,他们就在进入该店的顾客身上贴一个“标签”。“这里有很多大的羽绒服专卖店都采取贴‘标签’的方式,毕竟我们是做生意的,我觉得这种方式没什么不对。”朱先生说。
律师:商家做法不合适
郑州市天坤律师事务所的陈海洲律师表示,如果该店往顾客身上贴“标签”时,告知了顾客并且顾客也同意,这样做没什么说的;该店如果在顾客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标签”贴在顾客身上是不合适的。
--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