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会员说明 | 收藏网站 | English Version
今年秋茧12?13元/?的价格,是近十年来绝无仅有的。蚕茧的收购价格和饲养成本形成了一条“反比曲线”,成本高了,茧价反而低了。这在经济发达地区尤为突出。
毁桑改种似乎是蚕农的必然选择。根据调查:金湖县秋茧售后的短短半个月时间,全县毁桑面积就达到6000多亩,约占全县桑园面积的二分之一,尤其是成片成带的高产桑园被毁严重,就连已被套栽上杨树的桑园也未能幸免,难道蚕桑产业真的到了穷途末路了吗?
我们不妨冷静地分析一下:
1.造成茧丝绸市场低迷的原因:供大于求的矛盾是造成茧丝绸市场低迷的主要原因。
1.1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深入,“东桑西移”工程的推进,近几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蚕桑生产的势头强劲,桑园面积增长较快,茧丝产量也随之大幅增长。
1.2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困难,使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国家的经济滑坡,其市场需求紧缩,我国的丝绸产品出口受到严重影响,出口量下降,国内很多茧丝绸加工企业因为人员工资增加、辅助材料价格上扬等成本增加,经营利润微少,甚至无利或亏损,减产、停产、甚至关闭成了他们无奈的选择。
2.目前盲目毁桑,并非理性,需冷静。
2.1 近几年茧丝绸市场低迷,茧价走低,蚕农养蚕的比较效益下降,挫伤了蚕农的积极性。
毁桑改种司空见惯,尤其经济发达地区桑园面积减幅较大,如金湖县2005年桑园面积35000亩,2008年春桑园面积只剩下12000亩,今年秋茧的价格,蚕农养蚕不仅无利可图,而且亏损贴人工,致使桑园被毁严重,桑园面积大幅度减少,就连西部地区还出现弃桑不养蚕的现象。如此,势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茧丝的供求矛盾。
2.2 在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大背景下,虽然中、西部地区桑园面积大幅增长,但是,目前的茧丝绸行情,中、西部地区不会再在扩大桑园面积上做大文章,而是要着力于挖潜增效上。但这又将面临稳步发展的“瓶颈”,生产中潜在很多困难,特别是基础不牢,技术力量薄弱。
总之,其条件和基础跟不上目前的发展规模,还需要有一段时间逐步提高的过程。
2.3 国家对茧丝绸行业进行宏观调控已显成效,通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国际化水平,使丝绸“大众化”产品向“精、优、特”转化,提升丝绸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优化出口结构,中国丝绸在世界丝绸市场上必将重振雄风。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虽然目前茧丝绸市场低迷,但是,无论是蚕农还是茧丝绸企业,都要坚定信心,在忧患中要理性应对“严冬”特别是蚕农,不应只顾毁桑,须知“冬天”已到,“春天”还会遥远吗?茧价虽然低了,难道不能在蚕桑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在桑园套种和蚕、桑副产品上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吗?
俗话说得好:“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应该相信,茧丝绸一定会迎来美好的明天。
--来源:金湖县蚕桑技术指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