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会员说明 | 收藏网站 | English Version
今冬广州商家的打折呈现出了“更低”、“更花俏”、“更频繁”三大特点。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打折过低,目前零售业的毛利可能降到10%以下。不过,也有消费者表示,“折价”比“折扣”重要,商家不能先提价再打折,消费者更看重真正的“实惠”。同时,名牌服饰、运动装等商品折扣不大,还没有达到让消费者掏腰包的“临界点”。
“打折让你的工资翻一倍!”精明的广州人见过很多打折的花样,但还是头一次耳闻这样的说法。昨日是冬至后第一天,虽然广州最高气温比前天下跌了10多摄氏度,但商家打折促销又进入了一个新高潮。
打折力度:折到商场出血!
“五折”常见,最高是“七折”
“绝对不放水的打折!”昨日,在正佳广场一家店内,店主向记者推荐了一款法国品牌的男装。“以前肯定要4800元,即便你跑去香港也不会低于4000元,我们现在打五折,只要2400元。”在这家店内,记者发现基本上所有款式的男装售价都在四折到七折之间,而店主称,去年的打折一般都是六折到八折,今年的打折幅度比去年低了至少两成。
尽管是星期一,但16时左右,正佳广场的电梯仍挤满了人,很多市民都表示是冲着打折来的。记者看到,在正佳广场的一楼中庭,各种打折的广告让逛街的市民应接不暇。16时30分许,在天河城,打折同样“没商量”,一家欧洲品牌的女装店,还打出了“购满三千,送法式挎包任选”的广告。
“金融危机,回馈顾客。”在北京路步行街,各种打折广告更是当街招摇,不少商家还雇用了年轻学生散发传单。记者从青宫电影院步行至广百,手中已经被塞入了四张传单,有日本寿司店广告,还有化妆品酬宾,另外两张则是服装店的打折信息。记者注意到,这些传单多数都有“金融危机”字样。
昨天下午,北京路临街的服装店铺没有一家不“打折”,折扣最低为“两折”,最高“七折”。记者在一家不到30?的女装品牌店看到,收银机前面竟然排了近10位时尚女孩及其“亲友团”。
打折花样:多如金融衍生工具!
买了购物券,工资“翻一倍”
“简单的打折没有创意,搞促销返券这种方式多了,消费者也会反感!”记者昨日采访发现,今年冬季,广州各大零售百货在促销打折的花样翻新上可谓下足了工夫。以前的“促销返券”中,返券消费一般有严格限制,令消费者非常不满。今年,“促销返券”之外的“新花样”多了起来。
“200元现金换400元购物券。”在荔湾区一家百货商场,商家想出了更富创意的打折办法。消费者进入商场前,可以先去服务台用现金购买购物券,购物券的面值是现金的2倍。“200元就可以在商场内买400元的东西。”一位商场工作人员甚至告诉消费者,“真的是血本酬宾,买购物券就等于你工资翻了一倍。”
记者在现场看到,商家这一招果然吸引了大量的顾客。在五楼的购券服务台,记者看到顾客排起了长队。一位姓周的市民告诉记者:“本来以为商家是骗人的,但仔细观察店内的价格发现,这个折扣的确比去年低。”还有市民表示:“觉得商家有创意,不再是那种简单的促销返券了。”
其他的一些促销方式也让人忍俊不禁。“买满2000元,送情侣一对。”昨日,在北京路步行街,记者好奇地询问商家推销人员“怎么送情侣?”对方表示,原来就是送两张电影票,都是相邻号码,所以叫做“情侣”。
“今年打折多了很多,去年打折没有这么凶猛过。”供职于天河区一家IT企业的白领刘茉莉昨日告诉记者,在广州工作了六年的她第一次体验到这么多打折购物经历。还有市民打趣说,今年商家的折扣花样多得像“华尔街的金融衍生工具”。
打折频率:是去年同期三倍!
主流商家连续打折超40次
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对于今年的广州零售百货业来说,“折扣”成为了主题。天河城百货总经理张佩清告诉记者,今年冬天的购物旺季缩短,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渲染节日气氛,再通过打折让利吸引消费者是广州零售业今冬的唯一选择。
“不光是商品折扣低了,商家打折次数也多了。”根据华南商业门户第一商业网统计信息,从今年9月下旬开始,广州主流百货商家共举办全场规模的促销活动41次,而去年9~12月仅15次,今年是去年同期的3倍。在折扣度上,往年年末促销的底线是6折,而今年进入12月以来,百货打折已突破到4~5折。
记者昨日还从广百、友谊、正佳百货、天河城百货等商家了解到,商场促销不仅时间跨度从过去的1个月左右延长至近3个月,而且促销活动的品牌专柜覆盖面也是前所未有的多。往年各大品牌专柜参与商场活动的覆盖面最高时也不过七成,但今年各大专柜参与商场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至九成以上。
消费者言
最怕对折扣进行“打折”!
年轻“潮人”希望运动装也打折
记者昨日采访时发现,不少商家都表示,今冬的打折使得营业额和去年同期持平,但利润却有所下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百货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目前广州零售百货的毛利大概在15%左右,通过残酷的打折让利,今年广州百货商的毛利率可能跌至10%以下,纯利更低得可怜,剔除运营费用,商家能赚的钱并不多。
尽管商家的打折已经到了“吐血”地步,但部分消费者却对此并不满意。有女性消费者表示,商家打折都是在先提价的基础上打折,比如某国际知名品牌服装,价格比去年同期高出20%,即便多了一成折扣,依旧比去年要贵一些。还有消费者表示,商场在广告上都说“全场打折”,到了才发现只是“部分打折”,能够打折的商品范围非常狭窄。
“最怕对折扣进行‘打折’!”一位消费者还向记者反映了更有趣的事情,一双原价230元的鞋,结果一个星期后“打折”了,变成了“原价400元”,“六折”之后变成了240元,比原来还要贵。
记者采访还发现,在服装行业打折大潮中,年轻“潮人”所钟情的品牌运动服装的打折却比同类折扣要低很多。比如在很多“五折”的商场,国际知名品牌的运动装折扣都在“七折”以上,而旁边的男装和女装折扣都为“五折”。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分析,不同消费者群体对价格的敏感度不同,商家也制定了不同打折策略。“运动装多针对年轻人,所以折扣就要低些。”
--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