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会员说明 | 收藏网站 | English Version
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国内纺织行业面临着严峻挑战。不过,日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等一行在考察了厦门、泉州两地的纺织服装企业后认为,中国有13亿人口,服装市场刚性需求巨大,因此对服装企业来说,没有寒冬,永远都是春天。
据悉,今年下半年,厦门市部分以外贸订单为主的服装企业受到外部影响较大。但同时,其他像宝姿、七匹狼、黎姿、伟伦时尚、万杰隆、圣达威等以内销为主的服装企业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订单不断。
内销品牌依然增长
今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国内出口企业的海外订单急速减少,很多以外来订单为主的出口加工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在这些企业当中,纺织业首当其冲,由于之前的出口退税的降低,以及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这些纺织服装企业已经处于薄利状态,现在订单的减少更是“雪上加霜”。泉州一家从事订单生产的服装企业说,去年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拿到了今年2月份的订单,但是现在他们只看到了今年12月份的订单,明年的订单在哪里,他们也不知道。
据厦门市纺织服装同业商会秘书长刘秀銮介绍,目前厦门的服装企业中,差不多一半出口,一半做国内市场。今年上半年,整个服装行业运行还比较平稳,销售收入相比去年还增加了12%。但是,下半年到现在,这些做外销的企业感到很困难了。
不过与这些外销企业相比,以内销为主的服装品牌企业却有着不错的情况。宝姿,一家专营国内高端市场的服装企业,今年的销售量仍然在大幅度增长。万杰隆在此前的第三届厦门国际采购会上一举拿下3295美元的订单。“有品牌的服装企业今年都还不错”。
圣达威以文化促发展
在经济的“寒冬里”,有一些服装企业却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圣达威就是其中的一家。据悉,主打中华文化牌的本土服装品牌圣达威在当前的市场销售环境下逆市扩张。
此次许坤元一行人来到厦门,没有选择别的企业,只选择考察了圣达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像圣达威这样走差异化路线的服装品牌前景广阔”,许坤元考察了圣达威的几家门店之后评价说。
“别人有钱买厂房,我却把所有的钱都砸在了‘圣达威’三个字上”,厦门圣达威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章爱民开玩笑地说。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免费的大资源,结合中华文化做品牌,圣达威坚持了4年”。4年前,圣达威聘请书法家担任形象代言,树立了圣达威的“高端、文化”品牌。这4年间,圣达威将中华文化元素引入到服装设计当中,开创了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在最近3年的北京国际时装周上,该公司的设计总监曾凤飞连续捧得时装周上的“最高奖”??“年度最佳男装设计师”奖。
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很多企业面临着困难,而圣达威的品牌实力却在逐渐增强。章爱民说,现在很多服装企业找上门来提供厂房与他合作。
“过去主要放在二级市场,现在则要向一线城市进军”,章爱民介绍说,明年圣达威将在广州设立分部,在北京的专卖店都已选好了地方。“别人在萎缩,我们却在扩张”。
“服装产业竞争到最后就是文化比拼”,章爱民认为,服装是文化的结晶,未来中国服装业的发展程度将取决于文化。
服装业没有“寒冬”
“服装业永远是春天,没有‘寒冬’”,许坤元说。这位原国家纺织工业部的部长,一辈子与纺织业打交道,对纺织业的发展历程深有体会。
在他看来,中国的服装产业这些年“赶”得比较快,时装、休闲装、运动装等门类都已经发展得很成熟,在加工质量上不比人家差,“差就差在设计和品牌上”。
“13亿人要穿衣服,全球65亿人是个大市场”,许坤元说,金融危机带来的不仅仅是风险,更多的是机遇。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在国际上依然最有竞争力,因此外销企业更要重拾信心。
许坤元建议说,对于内销企业而言,未来需要走差异化路线,像特步、七匹狼等晋江企业通过拓展销售渠道是一条路,同时像圣达威这样走文化路线的品牌也是一条路,“需要大企业、大规模,同时更需要个性化和文化品味的服装企业”。
另外,服装业目前也越来越依赖科技,在服装面料中加入科技内涵,未来也将是服装企业增加附加值的一个努力方向。
-- 来源:厦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