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会员说明 | 收藏网站 | English Version
近年来,外贸服装店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在玉城的大街小巷,有不少服装店都打着“外贸”的牌子来吸引消费者。近日,记者探访市场发现,很多“外贸服装”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 消费者选购需擦亮眼睛。
现象: “外贸服装”卖“白菜价格”
在玉林城区华联超市对面的某外贸服装大卖场,只见偌大的卖场里堆满了琳琅满目的衣物和鞋款,每堆衣服的上方吊着5至25元不等的价格牌。记者观察到,此大卖场以低廉的价格、众多的服装品牌和款式赢得了很多市民的青睐,不少市民在卖场挑选合适的衣物。在大卖场内,刚出来工作的张小姐惊叹“简直是用买白菜的价格买衣服。”张小姐和其他部分在校学生一样,也准备去淘几件好衣服回去。张小姐说:“质量比工业品的衣服好很多,而且又便宜。”
面对这样的“白菜价格”和看似不错的质量,记者发现,不少市民一下就挑好几件到服务台结账。但是这些看似物美价廉的“外贸服装”真的是物有所值吗?
探访:“外贸服装”鱼龙混杂
记者在大卖场细心观察到,店里的衣物鱼龙混杂,并非所有都是外贸货,不少贴有中文商标的衣物占据大部分,其中有著名的“依林鸟”、“金纺”、“都彭”等品牌,这些衣服质量大部分成色很新,有标签,但是也有一些却没有标签或是成色比较旧的。一位40多岁的妇女和记者一边看一边聊了起来,“我要多看看,感觉这些衣服还可以,但还是不敢买,怕买到洋垃圾。”她指着一件有污渍的裤子摇摇头。
在教育西路某外贸店,面对一条剪掉商标的裙子,一店员坦言:“这是外贸原单衣服,因为这些品牌不允许随便卖,所以就要剪掉商标。这些外贸衣服,卖的是质量不是品牌。”
一位在夜市街卖外贸服装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市面上大部分服装是跟单或积压尾货,像你所说的很多10元一件的同款衣服,估计是去年广东那边倒闭的服装厂的积压处理服装,这些货只有熟人或者是货源需求大的老板才能以低价拿到。像我们这些小本生意的,到广东拿货价格也不止这个(10元一件)价格。”
在教育西路开外贸店的陈老板说:“外贸衣服里面原单也有,仿单也有,关键要看质量。”
提醒: 消费者选购需擦亮眼睛
国内服装生产厂家根据国外来料来样或国外来样、国内选料加工服装,在完成订单后剩余的那部分产品,或者因种种毛病被“剔除”下来的退货,就成了盛极一时的“出口转内销服装”,由于款式、面料考究,颇受国内顾客欢迎。如今市场上的“外贸服装”,按照商家的解释,就是“出口转内销”而来,然而,过去数量极少的出口转内销服装,怎么今天就多得满大街都是呢?这不能不让人对其来路和真假产生怀疑。
那么流行于街头名目繁多的“外贸”服装究竟从何而来?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它们几乎都是由广东、浙江、福建等地的服饰生产企业制作的品牌仿冒货,再贴上自己印制的外文商标就堂而皇之地步入了“外贸精品服装”的行列。这些“外贸服装”是地地道道的仿制品,只是被厂家贴上了假冒的洋标签。由于是专门仿制的,做工还算考究,款式也不错,且能从型号、颜色上得到充分的选择。还有的店家则是从服装批发市场挑些休闲款的服装回来,商标也懒得换,质量更不去追究,反正贯以“外贸”的牌子,加上低廉的价格,自然会有一些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光顾。
当然,正宗的外贸服装也有一些是由于检验不合格被退回的,这就要求消费者要从健康角度多做考虑,因为这些服装多是因为生产厂家使用含有甲醛的抗菌整理剂对纺织品进行抗菌整理,导致成衣残留有对人体有害的甲醛而被退回。因此,在买衣服时闻一下,有发霉、腥味等异味以及有煤油等挥发性气味的服装还是不要买。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洋垃圾”。洋垃圾是指进口的旧服装经过翻新处理重新上架销售的衣物。尽管翻新后的衣服成色新,品牌大,但还是可以从细节上分辨出是否是洋垃圾。洋垃圾(进口旧服装)款式一般都是以单件出现,很少有相同款式和规格的衣物,仔细查看之下,能发现一些人为造成的损伤和瑕疵,比如有烟头印子、明显的污渍、商标卷缩模糊、面料起毛、有异味等等。面对这样的衣物,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要三思而后行。
小知识:
原单:是指国内代加工工厂、专为国外品牌生产的服饰,以及工厂为了保证生产需要,利用品牌服装厂商所提供的比原计划多3%的面料生产的服饰,此类服饰数量极少。
尾货:指品牌服装厂商在检验中发现的残次品或是不合格产品,有些厂家或员工为了利益,就把这些产品处理给一些大的批发商,然后再流入市场。
跟单:指代加工工厂盗用品牌服装厂商提供的版型,做了面料不同的另一批衣服,如果面料选择得好,足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洋垃圾:进口旧服装的俗称,是指被人以按重量收购的方式成批从境外走私过来,已经被别人穿过淘汰的旧服装,主要来自国外的垃圾场和太平间。但因部分衣物款式较好,成色较新,甚至还是“大牌货”,便被部分服装商人挑选出来,经过整烫、抛光、修补,重新销售。
-- 来源: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