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会员说明 | 收藏网站 | English Version
做了中国服装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掌门人后,方玉根现在身兼公司监事长、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等多个职务。回溯在服装行业多年来的亲历和见证,留在他脑海深处的6个记忆挥之不去。
特别记忆一: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
从我国服装博览会的最初举办,到规模的扩大及档次的提高,可以看出我国服装业的发展和变化。
对于这一变化,法国前任时装公会主席莫克里艾在1993年来中国参加第一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时,有过这样的感慨:中国服装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是100年;1994年他第二次来中国时说,差距是50年;1996年他第三次来中国时说,差距是20-30年。短短的4年时间,中国服装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缩小了70-80年。
自调任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以来,方玉根的工作首先接触的是服装博览会。最早的服装博览会是1988年8月20日的大连国际服装节,1993年开始举办第一届CHIC,接着宁波、南京、深圳等都相继举办了服装博览会,现在的服装博览会已经举办到镇,如广东大朗镇毛针织服装博览会。
方玉根一直关注着CHIC的变化:从1993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规模越来越大,参展国家越来越多,国际影响也越来越大,目前已经成为亚洲最具规模与影响力、档次最高、专业性最强、辐射力最广的专业博览会。CHIC随市场经济应运而生,又成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形式,接轨于国际市场。
特别记忆二:服装市场成为城市亮点
方玉根每到一个城市,只要有时间,就喜欢到服装市场去看一看,多年来已经成为他的习惯,服装市场的变化也让他深有体会。他认为服装市场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服装市场已经成为每个城市的亮点。服装超市、专卖店、服装一条街,到处可见,琳琅满目,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服装市场已经成为城市商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中国服装名城名镇发展很快。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名城名镇的发展,特别是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省的服装区域经济发展尤为突出,也成为服装市场繁荣的强大后盾。
特别记忆三:从“穿不起”到“讲究穿”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首先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1978年全国人均服装不到一件,人均只有11.46米布,穿着只是解决遮体和保暖问题。直到1983年取消布票,人们的穿着逐步改善和丰富。
方玉根将这种变化总结为两个特点:
第一,穿着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去是穿不起,不敢穿,也不会穿,过去把穿着讲究与思想意识不健康挂钩,把穿着时髦与不能保持劳动人民本色挂钩,现在是形成了讲究穿、敢穿、也会穿的风气。
第二,人们把穿着作为一种时尚和品位。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比较注重服装服饰的色彩、款式的搭配。不同行业有不同行业的职业装,人们从事不同的工作及休闲活动时都有自己的分类服装,职业化、休闲化、系列化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家庭。
特别记忆四:中国制造“走出去”
“现在中国服装可以登上大雅之堂了,过去可不行。”方玉根以澳大利亚市场为例,“1994年,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带领中国服装企业组团到澳大利亚参展,我随团到澳大利亚考察发现,除少数高档服装属本土产外,中国服装在那里占有百分之五、六十以上的份额。2006年,我再次去澳大利亚,更感受到中国服装的档次、市场占有量还在增加。”
1978年,中国服装出口额为7.08亿美元,2007年达到1756亿美元,是1978年的248倍,超过世界总量的1/4。出口服装产品的附加值也不断提高,已具备国际竞争的实力,国际的著名品牌大都已在我国生产。
这些年方玉根所到过的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生产的服装,“而且正是我国的大量产品出口,提高了很多国家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特别记忆五:中国原创与世界大牌同台竞技
改革开放初期在中国市场上几乎看不到服装品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和服装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尽管国外品牌大量涌入,顶级服装市场80%的服装都是国际品牌。
但是,中国原创品牌也犹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特别是一些长期做出口加工的企业,由于积累了经验,在一边做好出口加工的同时,开始自创品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服装品牌的推进发展过程中,一批批服装设计师崭露头角,成为提升服装产业的重要力量。
特别记忆六:文化交流异彩纷呈
从2000年开始,国务院新闻办每年组织中国文化到国外展出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服装服饰、民乐、武术等,其中中国服装集团公司以及新丝路模特经纪有限公司2000年承办了中国在美国举办的“中华文化美国行”中国服装服饰展演活动,2001年承办了德国文化周“中国主宾国” 中国服装服饰展演活动,2003年承担了俄罗斯圣彼得堡建市300周年“中国文化周”中国服装服饰展演活动,2007年墨西哥“感知中国,墨西哥行”等活动。
方玉根作为中国服装集团公司总经理,都亲身参与了这些活动,中国的民族服装和历代服装在国外赢得了许多赞叹,中国模特的美丽也惊艳国际。
方玉根还记得在美国展演时,由于惊叹于中国模特的美丽,美方企业老板还提出邀请模特吃饭,最后经过协商,专门举办了小型宴会宴请中国参加活动人员及模特。
对话 未来之路:
自创品牌与国际合作并举
记者:服装企业是《服装时报》的主要读者,他们很想听听您的建议。
方玉根:未来竞争加剧,每个企业都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做专、做精;二是做全、做大。一个企业不在于做多,而在于做专、做精,中小企业最好选择做专的道路。
记者:您认为什么是中国服装业目前最薄弱的环节?
方玉根:中国服装最薄弱的环节是设计。服装品位的直接要素是款式和色彩。名牌服装有品位,有品位的服装不一定是名牌。成熟高档的品牌应该是简洁、明快,而不是繁琐。设计应以不变应万变为主体,新款上的细微变化为少量,时尚流行为点缀。
记者:您怎么看自创品牌与“拿来主义”?
方玉根:中国服装企业未来最终还是为了创出自己的民族品牌。做品牌还是为了高附加值,自己创品牌时间太长,经营国外品牌周期短、成本低、见效快。通过经营还可以学习和积累国外品牌的成功运作经验。我主张自创品牌与经营国际品牌并举。
记者:您参加过国内外许多服装展会,中国的展会和国外比较有什么不同?
方玉根:我参加过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服装展会,发现国外参展品牌不会在展位布置上花很多钱,更注重洽谈的空间;国内展会的参展企业在展位的豪华程度上远远超过国外。
展会的状况和其背后服装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趋势影响着展会在走下坡路,成熟的国际品牌已经不需要参展,国外的展会正在被别的形式取代。而国内服装业正处于上升期,服装企业众多,需要通过展会来推广品牌,展示实力、扩大贸易,所以,现阶段服装展会一定不会冷场。
新闻来源:《服装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