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会员说明 | 收藏网站 | English Version
出口低迷何时止血?这是最令人头疼的产业隐忧。
一个现象是:经济危机发生以后,美国的储蓄率大幅上升,2009年5月份,6.9%的储蓄率创造了近年来的历史高点。甚至有学者给出“未来不久就会升至10%”的预测。这不只是一次经济衰退那么简单,经济危机将会给美国民众带去对投资、消费和生活理念的全方位洗涤。
对于中国出口企业而言,这似乎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怎么办?“适销对路”,给出无法替代的选择,将是最朴素、最有效的方法。
回暖契机下的想象空间
“产业两极分化”、“产业转移”、“产业投资”,它们是危机和回暖契机双重作用下的产物。
坏消息与好消息并存,这给回暖契机下的中国服装产业,创造了很多变革的想象空间。
第一个大胆却不失根据的预测就是,行业“两极分化”的情况将进一步加剧。
报告引用了中国服装协会的调查证明,2009年服装行业两极分化情况进一步加剧: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数据反映出大企业、优势企业趋于好转的生存状态,但不能反映出更大量规模以下企业的生存窘境。
一方面,中小企业关停产现象比较普遍。另一方面,有限的外销订单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国内市场的品牌集中度也进一步提高,二三线城市市场发展为优势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但进一步压缩了小品牌、新品牌的生存空间。
第二个预测则是:产业转移的趋势已成定局,中西部地区承接梯度转移的空间仍然较大。
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生产规模已近饱和,缺乏继续发展的余地。而同时,江西、湖北、河北等内陆省份的生产增长则比较可观。大宗产品加工的转移已经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从目前来看,中部地区各省为成为我国新的服装加工基地迈出了第一步。
报告同时对中西部地区在整个产业格局中的作用做出了客观评价。尽管与自身相比,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部地区发展势头迅猛,但从产量绝对值来看,目前中西部地区尚不足以成为支撑我国服装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产量贡献率仍然比较低,对产量同比的上拉力量比较有限。如果以目前中部地区生产占全国比重年均两个点的增幅上升来计算,需要将近20年才能与东部地区达到持平。
产量贡献率的不足,恰恰表明了中西部地区承接梯度转移力度仍需加大,梯度转移的速度尚待提高。
第三个预测则关乎产业投资。技术改造型投资、自建渠道投资似乎成为未来服装企业投资的热门首选。
2009年以来,服装行业投资特点是投资建厂降温,投资技术改造和投资渠道建设升温。用于扩大生产规模的再建扩建项目投资极为审慎,而用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成本的技术改造投资,由于其投资规模小见效快的优势而受到欢迎。
同时,自建店投资持续升温。渠道建设在市场需求低迷的时刻显得尤为重要,有实力的品牌都希望提高对渠道的自控能力,通过一个较小规模投资换取未来营销渠道的可控力和竞争力,因此纷纷投资渠道建设或将现有渠道收归自有,或通过增加自建店和配货中心来提高自有渠道比重。
记者视线:
“产业集中度”,正在以一种略显残酷的进化方式逐步演进;“产业转移”,正在以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实践着它的路径选择。而“产业投资”,则在以一种更为务实、长远的投入产出方式考量得失。
危机过后的中国服装产业正处在变革之中,悬念多于定数,不管是政策外力还是企业的内在动因,这三个关键词都拥有着各自开阔的想象空间。
-- 来源:中国服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