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的专业印花图案参考网站
注册
|
会员说明
|
收藏网站
|
English Version
首页
面料花型
裁片花型
缴费充值
免费浏览区
帮助中心
当前日期:
客服微信:
服务简介:《花样世界》向会员提供大量精美纺织面料、裁片图案参考与分色服务,所有印花图案均能提供分色稿,可直接输出菲林及高清输出。 在线客服:
服装资讯 (3040)
面料资讯 (863)
家纺资讯 (244)
展会信息 (243)
印花技术 (96)
精选文章 (108)
08春夏流行趋势“花之俏”发布会
中国09春夏流行面料入围评审
第十一届海博会锁定“海西特色”
女装及配饰08国际采购交易会
第90届暨博会火热招商中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
2008(春)中国广州国际家纺布
27届 日本国际家纺品展览会JA
日本国际家纺品展览会JAPANT
深圳服装“看齐”国际 春装展提前
首页
>
资讯频道
>
家纺业设计创新研讨会
家纺业设计创新研讨会
发布时间:2008-07-30 11:23:44 文章类型:[展会信息] 类型:[转载]
浏览:
3481
次
寻找新思路,打造新能量--家纺业设计创新研讨会
--- --
记院企、校企合作设计创新研讨会上的讲话
日前,由广东家纺协会主办,广州美术学院,上海家纺产业园合办的院企,校企合作设计创新论坛向人们奉献一场思想与智慧的盛宴。“寻找设计创新合作的新能量”--这是本次家纺论坛的新主题,它不仅反映了中国家纺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且是首次站在未来价值观的高度,对中国家纺品牌、企业、院校乃至产业园发展的系统把握与整体烛照。
研讨会全体嘉宾合影
唯有契合,方有能量
本届论坛新主题既反映了中国家纺品牌、院校和产业园之间全面和系统的关系,又反映了企业竞争与产业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其发展并不仅局限于经济层面,而且还会带来社会、文化和人民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新,更高的需求!而家纺产业优势的构建,已不再是单一方式的着力,而必须依靠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成长能力和契合度,惟有形成系统,才会产生1 1>2的效应。此次论坛更多地进行纵深探讨;在表现形式上,既有专家演讲,又有院企对话,案例分享,从而立体和全面地表现了研讨会的主题。
精彩观点
嘉宾:广美副院长赵健教授
演讲主题:《美院设计学科的整体教学思路》
1、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艺术不得不面临千层一面同质化的情况下,家纺成为抵御同质化、丰富生活的重要媒介和载体。家纺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人们的,是两个环节:一个视觉,一个是触觉,这刚好和家纺行业的技术支持是联系在一起的,“织”--触觉,染、印--视觉,这也是家纺行业不可推卸的责任。
2、我们在大谈创造和可以追求创新的时候,往往把它们当成开发想像力和做自己的作品,这是非常危险的概念。创意产品如果没有人加以利用,是一文不值的。应该明确,创意产业是服务行业,是第三行业,不是创造精神贵族,是培养为人民服务意识的服务行业,
3:企业往往注意自己已有的生产线和生产模式的延续,在渴望创造新的价值,引进一些新的东西的时候,企业家往往犹豫不决,宁可看到今天得到什么,不愿意想后天能得到什么。企业家看起来务实,实际上僵化的思想。有可能毁掉整个行业的前途。
广东省每一个行业企业的增长数,每年都超过逾200家的增长。正面看是企业数量的增长,但反面是企业利润的分薄,,广东企业家习惯看物和物的交换,而不习惯看到非物质的产品如何转化为经济的回报。在这点上,广东应该向北京和上海学习。北京非常好的解读了什么是创新产业,解读了什么是非物质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上海本来就有很好的轻工业基础,在当下,城市地位已经使上海的发展远远走在了中国的前列。我们的交流,应该好好思考,创新是什么。在广东未来30年“创新经济”的发展理解非常充分,所谓创新经济,就是要尽可能避免同质化和同质化的设计模式。
研讨会上广东家纺协会黄锦权会长在发言
嘉宾:广东家纺协会黄锦权会长
演讲主题:
一、广东产业结构正进行调整,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将生产厂外迁转移。珠海各地政府力求发展广东的“总部经济”,将产品研发设计与营销贸易中心保留在当地。这一趋势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而广东家纺产业已先行一步,在前些年已将生产外包或外移,发展开发创产型、市场经营型企业。这种向研发、市场两头发展的做法,令原来以生产为主的橄榄型企业变成了哑铃型企业,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奠定了广东家纺在全国的引领时尚的地位,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奠定了广东家纺在全国的引领时尚的地位,是广东家纺行业发展的方向。此次研讨会也正式围绕设计创新与市场开拓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巩固和发展广东家纺行业的地位。
二、产品的研发设计给了企业老板的市场意识、市场要求的把握、对家纺产品的悟性之外,很重要的基础是企业设计人才的培养、使用。而美术院校的家纺企业设计人才的源头、美术院校已开始重视家纺设计人才的培养。但也仅仅是开始。院校培养的家纺设计人才无论数量与质量上与高速发展的中国家纺产业仍然不相适应。这有院校的问题,也有企业的问题。这就需要院校与企业加强沟通,建立紧密合作的机制,培养和建就更多、更好的设计人才,适应和促进我国家纺行业的发展。
三、广东家纺协会、广东家纺企业在加强院企沟通、合作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广东家纺协会组织了几届院校学生设计作品竞赛,广东的一些家纺企业在美院建立设计工作室,广东家纺协会组织企业与院校进行毕业生的就业对接等,在院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广东院校的教育开放与广东家纺企业的产品研发设计接轨。院校也为企业X造了一批设计人才。但是合作还是初步的,联系尚欠紧密与默契,需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
四、几点建议:1、美术院校开设家纺设计专业课,由该院校老师和企业资深设计师共同编写教材,聘请企业家和企业设计师代言座讲师和教授。
2、为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为衡量标准办好院企合作的设计工作室。要以结果导向、接受市场的检验。
3、深化院校学生设计作品竞赛工作,纠正为评奖而评奖的方向,重点加强赛前与赛校企业与院校学生的指导与总结,使设计竞赛达到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提高院校毕业生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意能力。
4、企业要抓好设计师的培养与使用,要体现设计师的价值,为设计师创造发挥才干,敬业乐业、作出贡献的环境与条件
嘉宾:大视野家纺有限公司李植茂总经理
《广东家纺板块如何成为中国家纺行业的重要一级》
谈这个行业要对这个行业有一个描述,教授喜欢说理论,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我们做企业的,喜欢把理论变为理念,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首先、我们要对行业的认识:中国工业纺织协会是龙头,下面分为三个部分,服装。家纺,工业用布;家纺又分几个板块,广东、浙江、海宁、余杭、绍兴,广东板块是最早成立省级协会,已经12年历史。2、产业群分布,广东产业集结最早;3、展览会,有4个必须去看,法兰克福展会,做家纺的都会去“朝圣”,然后是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展会,承接了欧洲的文明,又有很便宜的工业生产,比较整体地反映了整个欧洲市场;第三是中国的上海家纺展,第四是广东的深圳国际家纺展,上海主要重在出口市场,深圳则主要在国内市场。
其次、广东家纺板块具有极强的特色,12年前创办,掌门人黄锦权会长也是北大的高材生,同学们要对行业有所了解。要记得一些优秀的企业,床品:富安娜、雅芳婷、黛富妮……布艺:摩力克、特耐、源志诚。新洪业……尤其是摩力克,很早以前就有了,家喻户晓。广东主要以窗帘和布艺为主,其他的板块则比较单一,如上海以床品为主,山东是毛巾……产业基地要记得几个:广东西樵,浙江海宁余杭,山东文登……高校板块,则广东唯一以广州美院为依托。消费市场:则为深圳和广州市两大消费市场。
第三、产业链的问题。要做大做强产业链,首先是要行业引领,要经常举行各种活动,之前在广州只是布艺,去深圳之后,结合床品,影响力增大,加上联谊会和论坛,成为家纺业第二的展会。产业必须要集结,要经常有一些互动,协同竞争,共赢未来。从开发商、零售商等必须集结,必须要有一批非常优秀的企业甚至一些上市企业,在重量级的情况下才可能做大做强,我们今天是老中青三结合,我们必须齐心协力的想如何把这个板块做大做强。企业要做大做强,我自己的感悟:大视野的身处的位置不太好,在汕头,属粤东的龙头,传统行业比较多,所以觉得两头必须放在外,研发都放在外面,营销也放在外面,300多个专卖店,然后建立了一批设计工作室,在北京、深圳、北京都建立了设计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都担纲一个品牌,建立渠道通路,按专卖店的方式走。
第四、高校依托。搞活动要请一批企业家过来,企业家团体过来,要考虑如何和企业、行业、展会、产业群如何结合,把这几个产业联动才能做好,一起研究如何做大做强的问题。
第五、同学们的就业:就业一般有几步台阶,寻找就业机会--尽快熟悉业务--如何成为优秀设计师--如何创业。不要只盯着大城市,要到产业群扎进去才能学到东西。其次,要学会推销自己,懂得去寻找机会,不要只守在学校里面等别人来找你。第三到企业后必须熟悉业务,除了专业的能力,还必须有业务能力和沟通能力,才能成才。第四要成为优秀设计师就更是一个课题,但最起码要懂得花形纹样的设计、配色的设计、店面的设计、陈列的设计等,要懂得这个设计到家里是什么样子。第五,创业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家纺行业是一个相当好的选择,目前这个行业还没有超级大企业,小行业大市场。另外还要知道,设计师是感性的,企业家是理性的,你们一定要找合作伙伴,二者结合是创业的基础。
嘉宾:佛山市特耐家纺实业有限公司刘锦钊总经理
演讲主题:
特耐公司可以说非常注重设计创新,在4年的校企合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一、扩充了设计师队伍,完善了家纺布艺的设计理论体系,促进了我们网络内销售商对设计的重视;二则同时也使院校的学生有机会进行设计的实操,学习了解市场的需求,提前做好从设计专业的学生向职业的设计师转变的准备。设计评价标准的缺乏和设计理论滞后是我们大部分企业的现状,但我们通过合作,在这方面我们开始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广美染织系在设计方法和理论研究方面走的比较前,也比较注重理论的总结;我们公司在渠道建设和市场需求的研究上有一定的认识。通过合作,使双方很好的发挥了各自的优势,也创造了许多设计成果。同时,也为我们接触其他的设计行业创造了条件,使我认识了设计殊途同归的道理。
当然在合作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碰到了一些困难:
第一,就是企业的发展问题。因为我们是大众化的消费群体,通过分销的方式进行销售,因此产品在设计层面需求一些雅俗共赏的设计,但通过我们多层评价体系选择出来的设计虽符合大多数人的使用需求和审美观,但也成为没有个性的设计,可往往这些没有个性的产品市场销售情况很好,这就与学院派设计理想产生了矛盾。其实,做这些大众审美的产品只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经过了这个阶段,企业要追求更高层面的设计,创建高端的产品品牌,把注重大众需求转变为注重个性需求,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企业对设计师的培养也有这样的一个过程。现在的情况是做整体,设计师偶尔有一个好的设计说明不了什么,但要做到:每个设计可能都不是最优秀的,但有很稳定的持续设计表现并不容易。这就要明确企业的设计需求和有一个好的设计管理机制。一个好的设计管理机制,能把三流的设计师变成二流的,甚至是一流的,如果没有好的设计管理机制,一流的设计师在那儿可能会变成三流的。
第二,是教育体制。随着全国大专院校的扩招,高校的培养方向从精英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在这个体制下,师资力量严重缺乏,教育经费十分短缺,院校间的交流和合作成为奢谈,更不用说国际间的交流,这也使得作为理论研究主体的专业院校无法进行理论的创新,现在的理论研究大多处于对行业发展的总结阶段,并且仅限于合作的少数企业,因此,这些总结的设计理论并不一定能成为行业发展的指引。这些现实实际上为我们校企合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要做好校企合作、推动行业发展和学院教学水平的提高,我想政府和行业协会也有很大责任。我们前一段和韩国釜山设计中心建立了长期设计合作关系,我想韩国的经验可能对我们的发展会有所启示。韩国的校企合作已经开展了几十年了,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韩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了设计的重要性,他们在韩国建立了几个非盈利性的设计中心,目的是为韩国的企业提供免费的设计指引和设计帮助,这些设计机构属于政府机构,聘请的都是知名设计院校的教授和一些资深设计师作为机构成员,并且经常进行国际间的设计交流合作,在设计理论研究和为企业提供设计服务上走在了最前沿。另外,行业协会在组织企业发展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每年都会请行业的设计专家或设计团体进行流行趋势研究和发布,企业都是紧紧跟随这些行业协会发布的趋势进行产品开发的,这些趋势也是真正做到了权威性。另外,在组织企业参加如法兰克福的家纺展会上,行业协会也做了很多工作,特别体现在统一组织和设计上。他们对所有的企业会进行统一的形象包装,印制有所有参展企业产品的册子,打造一个整体的韩国家纺企业形象。他们这些努力使韩国的家纺行业的设计和整体实力得到了提高,也树立了非常好的国际形象。我也期盼着我们的校企合作能上一个新台阶,使我们的行业发展进入一个快车道上来。
广州美术学院研讨会现场
嘉宾:源志诚家纺有限公司邓源津总经理
演讲主题:广东家纺行业设计创新的现状与对策
家纺行业的现状:
家纺行业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事关整个行业的整体综合实力的问题:设计包括图案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等,设计创新其实综合了整个纺织行业的问题,目前的现状是染织设计、教育模式和设计文化的倒置。从设计的角度说,位于行业前列的企业,目前大部分都停留在模仿的阶段,拥有设计师队伍的企业不是很多。从人才的角度说,美院和其他专业院校培养的家纺设计毕业生每年只有一两百个,而且还存在他们毕业后流失的问题,比如去了一些服装企业,毕业生远远满足不了家纺行业的需求。从企业的角度说,有些企业没有专业的设计人才,有的虽有人才但又没有很强的营运能力。而有些优秀的企业,拥有比较优秀的设计师,但他们出来的好东西都被人模仿了。所以短期内要提升行业的设计创新水平,很难。第一、纺织行业的整体技术实力不提高,将直接影响到家纺行业的技术不能提高,当然就更谈不上创新了。第二、行业缺少优秀的设计人才。美院在这方面做很大量的工作,比如10年前就和特耐有了合作,但学生要成为行业的优秀设计师,还要在企业里面好好工作几年,了解行业和市场,把专业知识转化为能力,再转化为产品,而且这个产品要在市场上产生价值,这样的设计师才算合格。所以希望大家读书要认真,学好理论,到企业认真学习,才成为优秀人才。第三、多数企业还没有实力去创新。创新需要企业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们花了几十万买软件,一件作品要反复研究才能成为好产品,每年还要带优秀设计师出去考察,每年我们在设计部门的花费是最大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整体的配合,要做到创新很难。
如何应对的对策:
1、没有创新就没有行业的发展,校企联合培养设计专业人才,加快美院专业人才市场化的过程。
2、在国外优秀作品的基础上寻找灵感。欧洲的家纺有很深厚的积累,一直主导着世界的流行趋势,我们每年都会带设计师去欧洲考察,实地观摩,把握流行趋势的把握,逐步形成产品特色。
3、要体现东方文化的特点。东方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结合家居时尚的流行趋势,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独特的才是创新的。
霍康(广美染织系主任 霍康教授)
为了让学生知识结构更广泛一些,现在大学提倡普及教育和素质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学生专业课的时间大概只占在校时间的三分之一,因此专业课的学生学来的知识如何转换,如何跟企业对接,如何培养出企业家希望的人才,就目前的教学来说很难,非常难,相当难,现在广州美术学院的染织专业准备把相应的教学模式改一改,先改为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一年级学基础课,二年级学专业技术,从三年级开始,后面两年的学习,我们把他分为三个方向,家纺设计,织物设计,纤维造型设计,家纺设计工作室着重去研究家纺文化和大生产,是以大生产为背景的一个学习方向,是以家纺的终端产品为主的,包括推广服务,整个链条来进行的一个教学,织物设计工作室是以中间产品为主,研究织物组织,织物的设计,更加注重于工学的一个教学,为了配合这个工作,在师资队伍上我们也会做一些调整,纤维造型工作室,主要是突出手工制作,比较个性化的产品设计,工作室制跟以前的课程教学不同,以前的教学是每个同学上同样的课,而且课程短,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工作室制我们希望学生分流后,学生可以有自己喜欢的方向,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热情,我希望我们将来工作室制是跟企业一起做,主张学生做实际的课题,而不是由老师虚拟一个作业,做完了,扔一边,而是跟企业结合做产品开发,作为一个课题,学生跟企业的设计师,设计总监一起去做,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形式,而且已有这方面很成功的案例,象跟特耐,源志诚的合作,另外我们也会请企业的设计总监,就象我们的老师一样,来学校上一些专业的课,和学生去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互动是很好的!
新闻来源:
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