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会员说明 | 收藏网站 | English Version
改革开放以来,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把服装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点来培育、扶植,通过引进生产工艺和技术开发创新,采用当地和周边地区出产的羊、驼绒作为填充物替代棉絮生产防寒服装,积极鼓励社会和民间资本参与,形成“一县一品”富民强县支柱产业。服装事业的发展壮大,成为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
一、发展历程
(一)从小生产到大协作。1984年,化德人焦维在出差途中,得到了一条吉林某厂用棉花和羊毛合成物作原料制作被芯的信息,回来用当地的羊毛作原料试制絮片被芯获得成功后,组建了化德县第一家羊绒絮片厂加工絮片被芯,并到北京市场推销。1985年经过市场调研,尝试用羊绒絮片作填充物加工制作中老年棉裤,到北京王府井、西单、地安门等首都大中商场推销。1986年,羊绒絮片防寒服装产品因具有保暖、轻便、环保、透气性好、可以整体洗涤等特点,得到国家科委的重点支持,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987年,化德县组建国营星火服装厂,从河北蠡县、清河、高阳和锡盟二连等地购进絮片原料,从石家庄、唐山、天津、盛泽、柯桥等地购进面料及辅料,定点加工羊绒絮片防寒服装,产品投放市场以后,深受消费者的青睐。1988年羊绒絮片防寒服装产品经国家科委验收并通过鉴定,获得了“国家星火项目科技奖”。为满足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多家集体厂也进入了加工行列。90年代,家庭作坊式生产遍布全县城镇,产业规模和生产总量连年扩张。本世纪初,化德服装产业进入了优化整合和规范提升并重的时期,一大批小作坊被淘汰,涌现出一批规模较大的企业,“小规模大群体,小生产大协作,小企业大就业”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二)建立全国性的营销网络。上世纪90年代初,全县从事服装产业的人数达到800多人,产量由最初的二三十万件猛增到100多万件,1998年突破200万件。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型商场设立了销售柜台,建立了营销网络,销售方式也从一家一户地摊式销售转为在大中商场销售、代理销售等多渠道方式,产品远销全国29个省区市的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和200多个县市,还出口蒙古、俄罗斯等国家。目前,全县有絮片生产厂家27家,服装生产厂家230多家,生产规模从最初的几千件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万件,产品品种由最初单一中老年裤装发展到六大系列200多个品种300多个规格,实现了由低档次向中高档,由群装化向时尚化、休闲化的转变。2007年,全县加工羊(驼)绒絮片服装2000万件,实现产值12亿元。2008年全县服装产量可达2400万件,可实现产值15亿元。
(三)激活服装行业经营开发机制。服装企业走上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路子。经过几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锤炼,一部分加工假冒伪劣产品的个体经营户被淘汰,全县服装产业从絮片生产、服装加工到产品销售逐步适应市场需求,开始走上良性发展之路。特别是2004年以来,县委、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服装业的扶持、引导力度,这一产业又实现了一次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一部分个体经营者完成了原始积累,开始组建服装加工企业,出现了金磊、东旭、云鹏、东宝、利琪、雪绒、星火等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经营者转变了思想观念,树立了发展服装的新理念,逐步走上了依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满足市场需求的良性发展之路,使产品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新的突破,产品质量大大提高,技术含量显著增加。
二、服装业拉动县域经济发展
(一)解决下岗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就业问题。各服装企业在安置下岗职工和进城农民工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雪绒服装有限公司自组建以来,共安置下岗职工125名,东旭制衣厂安置了65名农民机工。据统计,近年来全县服装产业共创造了再就业岗位1万多个,吸纳了近800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全县2万多人的服装生产从业人员中,20%是下岗工人,70%是农村务工人员。
(二)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化德县服装产业发展20多年来,下岗职工及城乡居民从中受益。据调查,从事服装产业的每个机工年收入平均在1--1.5万元之间,是农民人均收入的3-5倍;在服装产业的带动下,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元,比1978年增加了9000多元。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储蓄来看,化德县都远远高于周边旗县。
(三)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服装产业的带动下,全县商贸流通业、物流运输业、餐饮业、房地产业等都得到较快发展。商贸流通方面,仅每年从外地运进的布料、辅料,市场销售额近3亿元;物流运输业方面,全县每年服装外运、原料采购运输为运输业增加营运收入近亿元;餐饮业方面,全县目前共有大小饭馆290家,宾馆、旅馆25家,年营业收入可达2700多万元。
(四)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服装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就业需求的增长,大量农民工涌向城镇,又拉动了住房需求。从事服装生产的业主完成资金积累后,把部分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据统计,全县城镇建设投资民营资金占到70%以上,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城区面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平方公里扩展到10.2平方公里,城镇居民由1.1万人增加到5万人。
三、经验与启示
(一)县委、政府强有力的引导和扶持是服装产业发展的关键。一个地方不怕没有资源,也不怕自然条件差,关键是要找对发展的路子,确立一套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发展思路。化德历届县委、政府始终把服装产业作为兴县富民的头号支柱产业下大力气扶持、引导,积极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优良的服务环境,千方百计为做大做强服装产业搭建发展平台。
一是为促进服装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县先后成立了服装集团公司、服装管理局等组织机构,抽调熟悉服装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强的同志,具体负责全县服装业发展规划、行业协调和服务管理等工作。特别是近两年,县委、政府把服装产业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亲自挂帅的服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大了对服装产业的扶持力度。
二是出台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了扶持服装产业快速发展,县委、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服装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培育和壮大服装龙头企业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意见》、《化德县进一步加强全县服装产品质量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对加强行业管理、培育龙头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创新运行机制、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特别是坚持放水养鱼,对服装业给予税收优惠,促进了服装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为了进一步规范服装生产和经营行为,组织服装企业负责人代表和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多次赴江苏、浙江、福建等地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管理、经营等成功经验,使企业主和管理人员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逐步走上依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满足市场需求的良性发展之路。
四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县服装产业做大做强,县委、政府在认真研究分析全县服装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眼于服装产业的长远发展,按照“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的思路,制定无偿转让土地、政府负责园区“五通一平”等优惠政策,由服装大户联合开发占地12万平方米的集产品研发、絮片生产、服装加工、交易流通为一体的服装园区。
五是结合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和阳光培训工程,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进城农民进行以服装加工为重点的劳动力转移培训。2005年利用扶贫移民扩镇、生态移民等项目解决了200户729人进城农民的住房问题;今年建设移民楼10栋,转移移民520户2000人。这一举措有效地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解决了进城农民就业和服装产业机工短缺问题,促进了农民增收,推动了服装产业的发展。
(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是服装产业发展的前提。化德县的服装业主在销售服装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先进地区服装界的成功经验,顺应市场需求,积极引进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各类新产品,增加服装的科技含量,与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衔接更加紧密。近年来,雪绒公司、东旭制衣、利琪制衣、星火服装、鑫磊制衣等企业都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上加大了投入。据调查,全县大部分服装企业更新了设备,引进了压花机、自动熨台、自动断布机和裁剪机等设备,多数企业聘请了服装设计专家研发新产品,并按照国家服装生产标准严把质量关。企业自身的努力,为打造化德县服装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提升了服装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到“十一五”末,化德县服装产量将突破3000万件、絮片6000吨,从业人员达到3万多人,营业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成为我国重要的羊驼毛绒絮片服装生产基地。
-- 来源:内蒙古日报